星空体育华安证券报告显示,2008-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经历十年高增,至2019年合规机构市场规模已达到1460亿美元星空体育。对标日本、美国、韩国等海外成熟市场星空体育,当前中国医美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还有近5倍的提升空间。而根据美团点评提供的数据,从2018年至2020年,中国消费者在身体类项目的花费金额占医美项目总花费金额的比例从28%增至46%,在身体方面投入的意愿度正快速增长。这也让投资者看到了继面部医美后的下一个医美投资风口。
艾尔建美学中国总经理丘汉华表示:“与医美成熟市场美国的发展历程相似,中国医美需求正从‘面子工程’向身体塑形延展;自2019年开始,身体塑形已经超过面部,成为国内医美细分赛道里增长最快的品类。”
基于这一背景,1月15日,艾尔建美学联合德勤咨询、美团点评在海口以“酷力全开·塑享未来”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身体塑形论坛,并发布了德勤咨询的《2021中国身体塑形市场行业发展白皮书》。
从海外身体塑形市场发展趋势上看,以美国为例,在2010年冷冻减脂技术获FDA批准上市后,美国非侵入式塑形市场进入飞速发展期,多项非手术减脂设备、技术逐步获批上市,2014-2019年,非侵入式塑形市场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31%的年化增长率。而其中冷冻减脂技术以其精准减脂、副作用小、恢复其短等特点占有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2014-2019年化增长约29.4%。这一偏好在美国最大的医美互联网平台REALSELF上同样显著,冷冻减脂的评论热度、消费者好评度和从业医师数量均位居非手术减脂技术首位。
目前,中国的身体塑形市场呈现出与美国5-8年前类似的格局,手术塑形仍是市场主流,占比约70%。但在趋势上,非侵入式技术以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正在快速推动该细分市场扩容。从2018年初至2020年底的中国医美市场细分订单指数来看,以2020年吸脂品类订单量为Index 100,则非侵入式塑形中超声减脂和冷冻减脂均超过了吸脂的CAGR,冷冻减脂的CAGR更是达到了318%。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非侵入式医美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在国内的注册证获批,更多消费者将转而尝试非侵入式塑形。
德勤咨询生命与科学行业合伙人曹梅指出:“近年来,身体塑形行业经历了从侵入式逐渐向非侵入式的技术迭代发展,新型非侵入式减脂技术正在成为拉动整个身体塑形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
根据艾尔建美学披露的数据,2020年,该公司旗下的冷冻减脂品牌酷塑在中国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酷塑官方合作医美机构或医院数量实现翻倍增长。以一位嘉宾的业绩分享来看星空体育,非侵入式减脂正在成为医美机构继热玛吉等面部医美后的下一个爆发式业绩增长点,2020年该机构通过1台机器实现了超五百万的业绩增量,单客平均消费金额超过了四万元,新客成交率和老客复购率分别达到了74%和55%。
这一业绩增量与医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关注医美消费者的特征和消费偏好同样对于观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关键。具体而言,德勤咨询将中国塑形消费者分为了以下五类:
1. 对外表有高要求的高收入人群(30%)。这部分人群的年美容消费金额平均在11946元人民币,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对于塑形的主要考虑因素为:安全性、效果和舒适度。
2. 对外表和体型较为满意的健美派(24%)。这部分人群的年美容消费金额平均在9718元人民币,除考虑安全性和效果外,对费用的在意程度超过了舒适度。
3. 开始担忧初老/衰老症状的中年和老年人(21%)。这部分人群的年美容消费金额平均在9550元人民币,对医美效果的关注超过了安全性,确保疗效、延缓衰老是让这部分人群为治疗付费的关键。
4. 注重他人评价的年轻人(16%)。这部分人群的年美容消费金额平均在7174元人民币,对医美总体持开放态度,更倾向于非侵入式医美项目,但目前需求并不迫切。在网红经济影响下,未来这部分消费者有望成为身体塑形市场消费主力军。
5. 对外表不太满意的人群(9%)。这部分人群的年美容消费金额平均在9982元人民币,对自己的体系不满意,希望瘦身,支付能力中等,因此性价比及效果是这群人选择医美项目的关键。
从整体来看,消费者在塑形上的要求为对身体部位的精雕,其中以腰、腹、大腿及大臂为主要部位,这一需求与非侵入式减脂中冷冻塑形技术的特点匹配度极高。但以酷塑为例,作为三类医疗器械,酷塑在中国临床上适用于能够满足负压吸引且脂肪厚度大于1厘米的腹部和侧腰部位脂肪层减少,相较于在全球超过七十个市场获批的包括侧腰、腹部、大腿部位和下颌等多个部位冷冻减脂的适应症,中国的非侵入式减脂技术在获批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许现在这一模式初步得到验证但大风尚未刮过的阶段,正是布局身体塑形市场非侵入式细分赛道的最好时机。